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

琴竹大不同-小琴竹大影響 .

揚琴的演奏工具琴竹,是讓揚琴發聲的靈魂。從開始練琴至今所使用過的琴竹沒仔細統計過,然而他們都在我的學習生涯中,記錄著我成長。

琴竹的發音點在楗頭,烏木愈寬音點愈粗、愈分散(接觸面積愈大、壓力愈小)、烏木愈窄音點愈細、愈集中(接觸面積愈小、壓力愈大),當然若使用的是紅木,音色會較溫暖。這只是眾多影響其中之一,竹材、彈性、演奏法、演奏習慣都會直接影響音樂的表現。

許多人和我一樣有同感:琴竹即使同一個工廠、同一個師傅製作,出廠時每一批的質感不一定相同。所以,要找到一對合自己用的琴竹,需要緣分。這20多年來,琴竹的價格漲了,琴竹的長度也長了。我覺得還是32.5~33公分之間的琴竹最適合揚琴演奏。

北京國際文化出版,桂習禮編著《跟名師學揚琴》一書中第9頁,對琴竹的規格有說明:
單音琴楗:全長32.5公分。
楗頭:長5公分、竹材寬0.65公分、烏木寬0.2公分、厚度0.15公分
楗桿(從楗頭連接處到第一個刻凹處):長17.5公分、起點寬0.3公分逐漸加寬至第一刻凹處寬0.9公分、厚度0.15公分
楗柄(從第一個刻凹處至楗尾):長10公分、寬1.1公分、厚0.2公分

使用過這麼多琴竹,我覺得這個比例是最適合的。現在的琴竹隨著琴體擴大也跟著長高、長壯,如果想得到較純淨的發音,不妨將烏木部分自行磨至0.15公分,相信結果會令人感到滿意。至於什麼彈性才好,是見仁見智的問題,沒有標準答案,我個人喜歡琴竹拋物線中間偏後一些的彈性。總而言之、言而總之、一言以蔽之,管他什麼軟硬程度,只要能將樂曲要的表現技法能完成,就是好琴竹(管他黑貓、黃貓,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)。

這些琴竹我仍保留至今,躺在錦盒裡,不再使用,他們對我都有著非凡的意義。

1989年,桂習禮監製,長32.8公分。這對是我榮獲台灣區決賽第一名的琴竹,我用他考進小市國,演了兩場巡迴音樂會。


1990年(庚午年),李小剛監製,長33公分。當時兩岸尚未開放,最流行的琴竹。




1995年,桂習禮監製,長33公分。



1997,王瑟父親製作,長32.7公分。張高翔老師送我的琴竹,那年他來台灣演出,我們樂團替他伴奏。當年使用到這琴竹時驚為天人的悸動我仍記得,張老師回北京後,我請他買了10對。之後王師傅過世,這琴竹已經絕版,成為絕響。2011年5月斷了其中一支,另一支留存。




2001,長33.7公分。張鎮田老師贈送,拋物線略前。據張老師說是中國音樂學院的小張製作。



之後好幾年使用張士成(音譯,不知是否這樣寫。琴竹上刻有ZSC)製作的竹韻琴竹,長33公分。



這款多了簽名,也多了價格。

2004年,王師傅琴竹,長33公分。這一批琴竹有些偏輕。



2009年,蝶夢琴竹,長34公分。楗頭與楗桿非一體成形,而是以做好橄欖形楗頭後,將楗桿膠合。故楗頭加重,配合蝶夢揚琴使用(蝶夢揚琴的琴體、弦長、琴碼...經過整體設計),使用在一般402揚琴上,發音稍重了些。蝶夢有另一款琴竹,較適合一般402揚琴使用。



2009年,桂習禮監製,長33.3公分。彈性佳,拋物線落點也好,個人覺得長了些(桂老師應該堅持自己書中的數據)。



桂老師的琴竹有他的簽名(他表示這是正版,才有價值),用酒精洗都洗不掉。





琴竹楗頭有沒有打洞,聲音大不同。為此,我特別犧牲一對琴竹作研究,將他打洞(用0.2公分鑽頭)。實驗證明打洞之後楗頭的質量改變,讓聲音更具有穿透性,打不打洞果然有關係。這些圖案是先雕刻再彩繪,做工精細,且一支一支做,我覺得他的藝術性強過功能性,所以純觀賞用

這些是楗頭有打洞的單音琴竹。

2010年,許學東監製、王志成製作,長33公分。彈性像王師傅的絕版琴竹,相較之下稍重些。



2010年,張高翔老師送的琴竹,長33.2公分。楗柄稍短、稍細了些,若全長再少個0.5公分就太好了。



2010,王師傅琴竹,長32.8公分。較2004年版佳,楗頭短了些,再增加1公分就太好了。



李小剛雙楗頭琴竹,長33公分。

張士成雙楗頭琴竹,長33公分。

桂習禮雙楗頭琴竹,長34.2公分。

王師傅雙楗頭琴竹,長33公分。

《鄉村抒懷》專用琴竹,特別挑一對幾乎沒有彈性的練習琴竹,長31.9公分,1994年自製。



2001年到美國演出,友人送我一對美國揚琴(Hammered Dulcimer)琴槌,長22公分,實木。

手工製作,每一對槌頭刻花都不相同,上頭黏的是皮革。

其實聲音是對比來的,若只使用過一種琴竹,會習慣一種音色;對音色的喜好是主觀認定,沒有對錯,畢竟琴竹只是演奏工具,要下功夫的還是音樂的內容本身。只不過同一位演奏者使用不同的琴竹,仔細聽音樂的音響還是會有所差別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