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琴的演奏工具琴竹,是讓揚琴發聲的靈魂。從開始練琴至今所使用過的琴竹沒仔細統計過,然而他們都在我的學習生涯中,記錄著我成長。
琴竹的發音點在楗頭,烏木愈寬音點愈粗、愈分散(接觸面積愈大、壓力愈小)、烏木愈窄音點愈細、愈集中(接觸面積愈小、壓力愈大),當然若使用的是紅木,音色會較溫暖。這只是眾多影響其中之一,竹材、彈性、演奏法、演奏習慣都會直接影響音樂的表現。
許多人和我一樣有同感:琴竹即使同一個工廠、同一個師傅製作,出廠時每一批的質感不一定相同。所以,要找到一對合自己用的琴竹,需要緣分。這20多年來,琴竹的價格漲了,琴竹的長度也長了。我覺得還是32.5~33公分之間的琴竹最適合揚琴演奏。
北京國際文化出版,桂習禮編著《跟名師學揚琴》一書中第9頁,對琴竹的規格有說明:
單音琴楗:全長32.5公分。
楗頭:長5公分、竹材寬0.65公分、烏木寬0.2公分、厚度0.15公分
楗桿(從楗頭連接處到第一個刻凹處):長17.5公分、起點寬0.3公分逐漸加寬至第一刻凹處寬0.9公分、厚度0.15公分
楗柄(從第一個刻凹處至楗尾):長10公分、寬1.1公分、厚0.2公分
使用過這麼多琴竹,我覺得這個比例是最適合的。現在的琴竹隨著琴體擴大也跟著長高、長壯,如果想得到較純淨的發音,不妨將烏木部分自行磨至0.15公分,相信結果會令人感到滿意。至於什麼彈性才好,是見仁見智的問題,沒有標準答案,我個人喜歡琴竹拋物線中間偏後一些的彈性。總而言之、言而總之、一言以蔽之,管他什麼軟硬程度,只要能將樂曲要的表現技法能完成,就是好琴竹(管他黑貓、黃貓,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)。
這些琴竹我仍保留至今,躺在錦盒裡,不再使用,他們對我都有著非凡的意義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