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

銅條刻溝的影響

千萬別為了固定琴弦而在銅條上刻溝。琴弦調緊後,不須刻溝,也能固定。

揚琴的琴碼,除高音碼的「白骨」(姑且稱之)上嵌有銅條外,低音碼、次中音碼、中音碼上均無此裝備(501型揚琴除外,它全都有;401型全都無)。弦長期張在琴碼上,白骨所承受的壓力,久而久之、或多或少會產生磨損。只要在正常情形下使用(不使用外力改變結構),發音倒也算純淨。

整理了幾部揚琴,發現有銅條上刻溝讓弦固定的情形。這其實讓弦的有效發音大受影響,這樣處理的琴發音並未完全。思考了很久,終於找到一個可以讓大家理解的解說方式:

假設竹筷子是銅條,正常情形下弦放在銅條上應是如此。換言之,琴弦和銅條的接觸僅一個點。琴弦得以發揮最有效的震動。

為了固定弦,在銅條上刻溝就像這樣。

把弦放上去成了這樣:有一部份的弦包覆於銅條內,弦與銅條接觸面積擴大已非一個「點」,當琴弦震動時,部分能量必須消耗至銅條上,這被銅條吸收的能量,正大大影響了揚琴發音的音量與音響。試想想:70根弦,32個音(已經是一半的音了),這個影響是多麼巨大。

原本該如此。


卻變成這樣。


不是只有在高音碼上,只要和弦有任何接觸的地方,盡量面積愈小愈好,最好是只有一個「點」。有機會全琴大換弦時,檢查一下銅條。能「撥亂反正」讓一切處於最正常與自然的狀態,您會發現:「原來我的琴音色可以這麼乾淨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